全港估計至少有150,000名思覺失調患者,平均每一百人之中便有二至三人患有思覺失調,估計每年有2,000宗新增個案。惟思覺失調患者普遍對治療的態度負面,抗拒接受有效治療,而缺乏適當治療會增加復發機會,令患者情況惡化。

 

傳統分析認為患者抗拒治療的成因是缺乏知識及病識感低,但現時對患者的純理性知識(psychoeducation)提供成效並不顯注。現時的純理性知識側重於「腦部病變」,但腦部病變一般被誤解為不能夠改變,因而可能會引起歧視,同時忽略了歧視對患者造成的影響。因此,本研究主要以不假定患者的態度及行為是純理性為基礎,以嶄新角度從「識病取向」(Illness attribution), 如腦因素及心因素,家庭以至歧視對其治療及服藥情況所產生的負面影響,以探討全新的應對方法。

 

有關 「識病取向」(Illness attribution)…
是指病人以什麽取態主觀地解釋自己的病。例如,如果認爲思覺失調主要是因爲腦部物質失調所引致,但與心理因素無大關係,那麽這患者就是腦因取向高,心因取向低。相反,若然患者將病狀全歸咎於外在的因素,但不認爲是腦部問題,這就是腦因取向低,心因取向高。當然,腦因及心因並不是對立的,腦因取向及心因取向可以同時高或低。

 

繼續閲讀